科技日報/2009 年/3 月/26 日/第 011 版 醫藥健康
蔡有齡提出宮頸癌治療新方案
2019 - 04 - 16
宮頸癌上皮檢查工作量可減少 80%以上
何建昆
本報訊 上個世紀末,在宮頸癌的病因上有了突破性進展,明確了宮頸癌是由一種叫人乳頭瘤的病毒感染所致,這一重大發現,在宮頸癌的治療與預防工作上,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國著名治療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專家蔡有齡教授,在本世紀初經過臨床及實驗室反復的驗證,從中藥中篩選出了能夠在體外殺滅 HPV,通過口服能清除體內病毒的非化療藥物。在他的研究基礎上,結合當前國內宮頸癌普查所遇到的困難,提出了一個以病毒普查代替宮頸上皮普查,并應用藥物干預,預防正常人群和治療高危人群的 HPV 感染,降低 HPV 感染率的預防宮頸癌發生的新方案。
這一方案的特點是用病毒普查,使宮頸上皮的檢查工作量壓縮了 80%以上,克服了病理技術力量不足的難題,使普查能以實現。對已檢出有 HPV 感染的高危人群實施中藥口服,治愈其感染,使之成為無感染的正常人群,不需要繼續監控。由于疣毒清能治愈宮頸的癌前病變,所以即使宮頸上皮普查漏檢的病人也能與 HPV 同時治愈。
這一方案,不但解決了現方案因宮頸上皮病理學診斷技術力量的不足而防礙普查推廣的難題,而且也因藥物干預,高危人群的消失,進一步減少了因監控高危人群所形成的工作量,特別是由于中藥配方對體內外 HPV 的有效清除作用,降低或杜絕 HPV 的感染,從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實現了主動的、有效的宮頸癌的預防。